镜观·回响丨珠水悠悠 粤韵流芳

发布时间:2025-07-06 01:42:33   来源:华体会

  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频频的人文沟通和经贸来往,在这里催生了一条条陈旧街巷,沉积出深沉的文明底蕴。

  省会广州的北京路,仍然留存着千年王宫遗址、千年古道遗址、千年古楼遗址、千年水闸遗址、千年药洲遗址,距地表下三米处,层层叠压着五朝十一层的路面,展示着富贵商都的厚重前史。

  广州永庆坊坐落荔湾区恩宁路,保存着广州最为完好的骑楼修建群,是一条有着千年前史的文明街区。2016年,永庆坊首先成为全国“微改造”试点街区,摒弃了大拆大建的做法,经过“绣花功夫”连续前史格式,活化利用旧修建空间,既留存岭南修建面貌,又立异性融入现代生活功用,完成传统肌理维护与人居环境提高的有机一致。

  以牌坊街为文明地标的潮州古城至今保持着“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宋代时街区格式。23座古牌坊连接起51条古街巷,商铺树立,古色古香。

  坐落潮州市的广济桥,是我国四大古桥之一,有着“梁桥、浮桥、拱桥相结合”的共同风格,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造型古拙高雅。

  开平坐落广东省江门市,开平碉楼是我国乡土修建的一个特别类型,是集防卫、寓居和中西修建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修建,体现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海外开平人与其故乡的密切联系。2007年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5年3月30日,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村拍照的云雾中的千年瑶寨。

  潮汕区域是闻名侨乡,常言道“有潮水的当地就有潮汕人”。2020年10月13日,习来到汕头侨批文物馆,听取侨批前史和潮汕华裔文明介绍。

  这是汕头市侨批文物馆收藏的部分侨批。潮汕方言中,“批”意为“信”。“侨批”是旧时海外华裔华人寄给国内侨眷的信件与汇款的合称。这一文明遗产首要散布于粤、闽两省,广东潮汕区域现在仍有许多侨批遗存。

  这是汕头侨批文物馆内的一处雕像,展示了一位华裔请知书识字的老先生代为编撰侨批的场景。

  2023年5月24日,“侨批纸短家国情长——汕头侨批文明艺术展”在香港大会堂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由汕头侨批文物馆借出的数百件展品,多角度展示海外华裔华人的爱国之情、思乡之情、民族风情和根脉认识,将侨批中的诚信精力、家国情怀传达开去、传承下来,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勤劳勇敢的才智与文明。

  华人华裔及港澳同胞等60余人走进江门市我国侨都华人华裔博物馆,观赏“根在侨乡”主题展览(2023年2月16日摄)。

  岁月流动不断,文明传承不息。千年沉淀的岭南文明,凝结成五光十色的“非遗”宝库,在文明自傲的新时代开放着诱人的光荣。

  2025年1月22日,鹤山禧诚龙狮队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进行梅花桩舞狮扮演。

  近两年,广东潮汕区域的国家级非遗英歌舞继续“火出圈”,被许多网友描述为“必看的传统艺术盛宴”。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心情舞蹈,是广东潮汕公民在长时间实践中构成且具有特独体现形式的民间艺术,集功夫、戏曲、舞蹈于一身,舞姿雄壮豪放,风格多样,刚柔并济,热情奔放,激荡人心。

  2023年11月16日,在广东省鹤山市文明中心广场,鹤山市沙坪大街第二小学的学生在进行学校咏春拳操展演。